明确方向,筑梦前行——学科教学(地理)专业举办“2025级地理教育硕士 情志教育及专业介绍”讲座
作者: 时间:2025年09月18日 12:31 点击数:
为提升2025级研究生对专业的认知深度,助力学生系统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精准锚定未来学习重点、科学规划学业发展路径,2025级学科教学(地理)专业于9月12日上午在崇师楼B206数字化地理创新教育实验室召开了“地理教育硕士专业情志教育及专业介绍”见面会。本次活动由学科教学(地理)专业负责人周海瑛教授主持,万敏副教授和2025级全体地理教育硕士参加。

周海瑛教授、万敏副教授与2025级全体地理教育硕士
见面会上,周海瑛教授首先向2025级研究生新生表达了热烈欢迎,并结合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对同学们提出殷切期望。着重勉励新生们以 “潜心学术、勤思笃行”为准则,在深耕专业知识、深化研习深度的同时,兼顾品德修养的锤炼与身体素质的提升,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地理教育从业者。为帮助新生快速明确学业方向、精准把握培养要求,周海瑛教授围绕地理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中期考核”“学业论文”五大核心内容,详细讲解了各环节的具体要求与学习建议,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清晰了解专业学习的整体框架与关键节点。
在培养方案内容的解读过程中,周教授特别强调了地理教育硕士的核心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备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地理课程专任教师。同时,针对新时代地理教育发展需求,结合三年学习各时间节点,对新生的能力提升提出明确要求:既要筑牢地理学科专业基础,扎实掌握学科核心知识与原理;又要主动提升数字化教育教学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与优质教学资源,创新开展地理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以适应智能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学实践需求。

周海瑛教授详细介绍地理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万敏副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我院双师制导师的基本情况,强调在完成常规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同学们还需参与形式多样的教育见习、实习及研习活动。在教育实习和研习过程中,可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进行访谈、参与实践教学等方式积累素材,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有力支撑。最后,以历届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比赛及获奖情况、课题研究与论文发表情况、就业情况等为切入点,鼓励同学们在研一阶段做好自我规划,积极参加专业相关赛事,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并应秉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力求在研究生阶段学有所成,实现个人学术与能力的“进阶提升”。

万敏副教授讲解教育见习、实习及研习活动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为2025级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新生搭建了了解专业、明确方向的重要平台,也为其后续学业发展提供了全面且具针对性的指导与建议。见面会的顺利展开,为2025级研究生提供了全面指导和详细建议。通过本次见面会,同学们不仅系统厘清了专业培养路径、学业重点及实践要求,明确了学习方向,振奋了学习信心。未来,相信同学们将以此次见面会为全新起点,聚焦专业能力提升,在学术与实践中深耕不辍、锤炼本领,努力成长为“师德高尚、专业过硬、技能娴熟、仪表儒雅”的地理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