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
对课程建设作出了明确的规划,一是以提高精品课程示范作用为重点,通过建立和完善网络课程平台,全面实现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二是全面加强规划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提高优秀教材在各专业基础课中的选用率。
2.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1)课程结构与设置
学院各专业学制为四年,学生应修读165学分左右。其中公共必修课39学分,专业选修课26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0学分,实践环节26学分。
(2)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建设精品课程。目前学院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在精品视频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方面,学院楼柏丹副教授主讲的《教学技能训练》被列为学校2016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第一批建设选题,已完成精品课程的全部教学录像工作。
(3)教材建设与选用
教材选用规范化。学院注重选用高水平教材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对教材选用实施科学规范管理,提倡核心课优先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获省部级(含)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校内教师自编教材实行立项管理,通过评估和审定合格方可使用。
注重自编特色教材。学院在积极选用校外高水平教材的同时,高度重视校内特色教材和配套教学参考资料的建设,鼓励教师结合优势学科和专业编写出版特色教材。学院教师编写的“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用书”已交付出版社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