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逐梦前行——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数学)邀请吴丽华教授开展实习与面试建议见习活动

作者: 时间:2024年12月04日 17:47 点击数: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研究生的知识与技能,加强对实习的了解、掌握面试技巧、挖掘自身优势,2024年12月4日上午,我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邀请到黑龙江省教师发展学院高中数学教研员吴丽华教授,在崇师楼B302给2023级、2024级学科数学专业的研究生们给予实习与面试两方面的建议,此次活动由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带头人郎淑雷老师主持并进行总结。


吴丽华教授从理解学生、理解数学、理解教学三个角度和大家谈了实习和面试两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实习过程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如何和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如何利用实习的机会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价值,掌握哪些面试技巧等。吴丽华教授提到无论实习还是面试都要基于以上三个方面,除此之外还要理解技术,而对于信息技术手段要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

吴教授首先讲述了自身大学期间的实习经历,从站上讲台、站立讲台到站住讲台是个艰难的锻炼过程,实习可以让我们通过亲身体验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锻炼教学技能,深化知识巩固,增强职业感知,提高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接着,吴教授提出了实习会面临的一些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术”,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用自己擅长的技能去思考自己可以做什么,进而在实习阶段体现自身的价值。除了要好好备课,还要把握好跟随指导教师上课的机会,跟指导老师上的每一堂课,都要抱着随时准备登场的心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入情”“入境”。在听课时还要做到角色代入,假设自己上这堂课并思考知识是如何呈现的,比如《向量的基本定理》这节课,要思考如何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并结合物理的情境帮助学生从力的分解的角度来寻求向量的一些运算的方法。所以在跟着指导备课的同时要对自己进行角色转换,思考自己上这堂课时如何去上,还要想象自己回到学生时期并以学生的身份思考学习每一部分内容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哪些。除此之外,实习期间还要观察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问题的处理方法。吴教授还提到了在教学中要注意分组讨论问题的前提:一是问题思维是发散的,二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不断尝试后有自己的体会之后才适合讨论。我们还要主动去了解一些教育家,比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家教学名师李庾南等,感受他们的教育理念,借鉴他们的研究方法。



从理解学生角度,吴丽华教授首先举了一个关于两台机器参加全国高考数学考试的引例,人工智能的出现其实最影响的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过于依赖和信任AI给的答案,丧失了自己的思考,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遵循“三会”, “三会”分别与六大核心素养相联系。接着吴教授针对练习题的设置给予指导和建议,练习题要仅仅围绕新学习的内容来呈现,整个教学环节要看起来轻重得当,把握好时间的分配。总之,理解学生就是要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要明确学习数学的价值,教学要想明白、说清楚,要走出做题越多教学能力就越强的误区。除此之外,吴丽华教授还提到了面试中要注意的一些不要出现的问题,比如出现知识性错误、讲课中的互动生硬、不注重细节、板书字迹不规整。所以在面试时要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千万不要出现知识性错误;教姿教态要自然得体;面试过程要注重细节,包括穿着、仪态等;教学设计要按照每一课时的要求来进行,把握好知识的实践。



从理解数学角度,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寻找知识的基础和萌芽,二是经历和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三是思考知识生成的策略与方法,四是理解知识的联系与结构,五是明确知识的要点和本质,六是把握知识的学科意义、方法与价值。吴丽华教授还提到在设置问题时要学习关于调查的一些心理,比如《函数的单调性》这节课,要设计正反两方面的调查来判断学生对这一性质的掌握是否准确,而不是访谈式的“老师讲的是否清楚”这样的问题。教授还提到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要擅于将这些知识和论文结合起来,要从写作的角度理解学生,同时也可以为毕业论文做准备。最后,吴教授建议大家在帮老师批作业的过程中还要亲身去做学生的作业,每次批作业要有反思和记录,发挥作业的价值,查阅具有权威性的相关论文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错误分析。



从理解教学角度,主要是对数学教学规律、特点的理解,对数学对象“学生认知”的理解,讨论“怎样教”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只有遵循了这些规律,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真正得到保证。吴教授提到教学过程中要思考所教学的内容蕴含着什么思想、方法、文化价值,可以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发展哪些核心素养。吴教授还针对教学设计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建议,要注意从哪些方面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等。最后。吴教授还向大家展示了一些优秀中学教师的板书设计,供同学们观摩学习。



最后,专业带头人郎老师对此次见习活动进行总结:吴教授从理解学生、理解数学、理解教学三个角度和大家谈了实习和面试方面的问题,比如实习期间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做好记载,带着目的性地批作业。吴教授带着自己多年做评委的经验给大家分析了许多面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中的一些要求,郎老师希望吴老师所说的“练就比不练强”可以作为同学们学习和工作的名言。总之,努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实习与面试是学科数学专业研究生迈向职业生涯的重要一步。希望全体研究生们能够珍惜实习机会,认真准备面试,认真汲取吴教授今天所分享的经验,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见习活动为2023级、2024级学科教学(数学)的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为同学们深入理解实习与面试提供了独到的指导,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了许多困惑,还激发了同学们对未来的思考与行动,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希望同学们充分领会吴丽华教授分享的关于实习与面试两方面的经验,牢记“练就比不练强”,努力拼搏,不断进步,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将来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