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参加新高考背景下指向“考教衔接”的2025年数学学科备考研讨活动
作者: 时间:2024年09月28日 18:46 点击数: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及素养,学习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更好地加强教育硕士对理论的理解及实际教学认知,2024级学科教学(数学)硕士研究生于9月20日前往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见习了新高考背景下指向“考教衔接”的2025年数学学科备考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承办,来自哈三中、牡丹江一中、哈十四中的三位老师进行了课例展示,由来自双鸭山一中、黑河市教师发展学院、大庆教师发展学院的三位教师进行指导点评。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的李双艳老师对《数列求和—裂项相消法》进行教学时,精心地挑选了一些例题,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之前的数列求和方法后,又利用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例题,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了课堂上。巧妙地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用裂项相消法求和的关键是什么?”,引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和思考,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随着问题的提出,李老师引导学生们一起探讨,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学生们纷纷积极参与,课堂氛围异常活跃。通过这样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裂项相消法的本质,还学会了裂项相消法更广泛的应用。

李双艳老师——《裂项相消法》
鹤岗市教师进修学院的韩琳老师对李双艳老师所讲课程进行点评:李双艳老师习题设计难易合理有序,由特征明确的基础数列题入手,再上升到不易解决的难题并指导学生如何破题;教学环节紧凑,整节课紧密连贯;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与学生进行互动,启发引导学生,注重发挥其主体性。美中不足的是讲课节奏相对较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并且在学生回答有问题后虽然进行了点评,但是并没有解答如何转变不当的思维,只是简单的回应了方法的正确与否。

评委老师——韩琳
牡丹江一中的刘建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了椭圆定义与标准方程,由此提出含有两个根式方程的化简。刘建老师鼓励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方法,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课堂,共展示了六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有常见的直接平方法、移项再运算法,也有换元法、构造数列法等新颖思路。通过一个普通的根式方程的化简,生动地向让学生传达了有时相较于传统方法,多思考找到新思路更能提高解题效率,有效地减轻了学生对难以化简的圆锥曲线题目的恐惧心理,提高了正确率。

刘建老师——《含有两个根式方程的化简》
黑河教师发展学院的刘东升老师认为刘建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层次结构清楚合理,重难点突出,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度较高,思维较为活跃,课堂氛围好,活动开展效果明显;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能力训练与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刘建老师没有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们的方法没有及时地进行对比和点拨,教学方法上稍显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在之后的教学中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评委老师——刘东升
哈尔滨市第十四中的葛长远老师对《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进行教学,先是带领同学们回顾了空间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然后以2023年高考题为例,带领同学们梳理解题思路,从结论出发,引导同学们利用逆向思维,最后回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葛老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解题思路比喻为“骨架”,再引导同学们自主补充完善证明题目的“血肉”,帮助学生们形成清晰系统的解题思路。葛老师采用多种颜色书写板书,使得各种各样的定理清晰醒目,易于区分,板书设计得十分巧妙。

葛长远老师——《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
大庆教师发展学院的戈冉舟老师认为本节课葛老师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充分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每名学生都有课堂收获感。葛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在课堂上循循善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运用多种方式巩固知识点。整堂课的各个环节都衔接的恰到好处,由易到难,培养了学生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但是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略显紧张,对于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控能力有待提高,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应在备课时更详细地规划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通过明确每个教学步骤的时间需求,从而更好地控制课堂进度,避免时间不足或过长的情况,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讲解和练习。

评委老师——戈冉舟
本次数学学科备考研讨活动顺利开展,体现了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对于研究生的全方位培养,提升了我院学生对教师工作以及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我院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收获了宝贵的一线教学经验,更加明确了未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未来更好地从事教育工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