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地理)专业赴哈六中见习哈尔滨市烛光杯省重点高中地理学科专场赛课活动

作者: 时间:2024年03月26日 18:07 点击数:

学科教学(地理)专业赴哈六中见习哈尔滨市烛光杯省重点高中

地理学科专场赛课活动

为深入了解基础教育教学实际、增强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提升专业素养,2023级学科教学(地理)硕士研究生于3月26日前往哈尔滨市第六中学见习了哈尔滨市烛光杯省重点高中地理学科专场赛课活动。本次活动由哈尔滨市教研院主办,哈六中地理教研室承办,来自哈六中、哈九中、阿城一中、哈三中、师大附中、哈二十四中的六位老师参加了比赛。

哈六中丁媛媛、哈九中李佳宁、阿城一中高佳伟三位老师同课异构的主题为“中国的气候”,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哈六中丁媛媛老师根据等温线判读方法阅读1、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气温分布特征,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探究分析中国1、7月气温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丁老师的课堂设计从课前巩固、课堂探究等方面都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体现了以生为本,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思想。

哈九中李佳宁老师通过我国1、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我国的气温分布特征及降水分布规律。通过做西藏、新疆、海南三条路线旅游攻略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三地气温、降水产生差异的因素。接着将尺度聚焦于秦岭,探究不同时间秦岭南北坡的气温、降水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李老师的课堂设计独具匠心,以我国总体特征为起点,逐步深入到省份间的差异,再聚焦到秦岭南北坡的细微差别,层次清晰,逻辑严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习气温、降水的影响因素,渗透了地理教学的“尺度思想”。

阿城一中高佳伟老师从读图要领出发,通过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总结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接着对局部特殊地区西藏林芝、新疆伊犁的降水情况进行分析。以“沿北纬30°看世界”为主题,探究我国“烟雨江南”的形成原因。高老师的课堂设计从不同尺度进行分析,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哈三中王梦童、师大附中关家恒、哈二十四中学孙国彬三位老师同课异构的主题为“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哈三中王梦童老师以中东铁路为引,对比哈尔滨不同时期在中东铁路的影响下人口、产业、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梳理了哈尔滨城市化的历程并指出随时间推移哈尔滨城市化发展遇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哈尔滨城市发展困境有效措施王老师的课堂内容丰富,逻辑紧密,从人口迁移、工业布局、交通建设、城市差异四方面切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哈尔滨的城镇化历程。

师大附中关家恒老师以各大城市“今昔对比”的视频导入,引出城镇化的主题。通过设置情境,采用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演绎巴黎往事剧本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时期城镇化的特点。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差异,总结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关老师的课堂设计采用角色扮演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

哈二十四中学孙国彬老师以歌曲《上海滩》为课程导入,从上海的今夕对比切入,呈现上海在人口数量、城市面积、产业结构等方面变化的数据,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化概念和城市化的具体表现,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大量涌进对上海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思考未来新型城市化发展方向。张老师的课堂设计以魔都上海为案例,视频内容丰富,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Copyright©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