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丨我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生参加第十四届“华文”师范生教学能力测试喜获佳绩

作者: 时间:2025年05月31日 17:00 点击数:


    为提高师范生在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思维视野等多维度实现跨越式成长,为未来教育生涯奠定坚实基础,达到夯实师范生的教学硬实力,构建专业能力矩阵的实践教学能力的目的,充分发挥教学竞赛的引领作用,59日至12日,我院2024级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由张思雨老师带队,参加2025年数学微格教学论坛暨第十四届高校数学师范生教学技能测试与交流展示活动。


华文杯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2035)》所提出的要求,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围绕“AI赋能数学微格教学这一前沿议题,构建数学师范生培养的新模式,打造适应人工智能时代要求的卓越教师成长平台的全国性比赛。本次比赛包括数学教学技能测试数学微课设计能力测试两类,比赛设置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从说课、模拟授课及现场答辩等多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

我院派出的6微格教学技能测试选手与4数学微课设计能力测试,在教师教育学院郎淑雷、樊晓明、陈建强和许雪莲四位老师精心指导下,同学们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良好的竞技状态和稳定的现场发挥,在比赛中斩获佳绩,荣获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五项。以下为同学们的获奖情况:

数学微格教学技能测试

一等奖 孙芙蓉

二等奖 张天义 丁庆东

三等奖 王路荃 李艳超 姚君翰

数学微课设计能力测试

一等奖 徐晓彤 刘阳 叶思航

      李欣燃 刘爽 刘嘉怡

三等奖 陈纪彤 冯时 代鑫蕊

三等奖 邵靖涵 马晓彤 鲁琳


 


在讲课比赛的筹备阶段,磨课是雕琢优质课堂的关键环节,教师与学生并肩作战,历经反复打磨、深度反思与持续优化,让教学设计从雏形走向成熟。在磨课过程中,教师既是严格的导师,也是耐心的伙伴,通过专业指导与情感支持,助力学生在反复打磨中实现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不仅提升教学技能,更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迎难而上的勇气,为未来的教育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选手在备赛阶段多源挖掘,搭建立体化资料网络,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等学术数据库,检索与授课主题相关的教育教学论文,研读《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数学通报》等专业期刊,汲取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思路。同时系统研读课程对应教材,分析教材编排逻辑、单元主题与课时衔接,提炼教学重难点,参考不同版本教材(如人教版、部编版),对比同一知识点的差异化呈现方式。每轮磨课后,教师引导学生撰写反思日志,总结经验教训,思考改进方案。鼓励学生主动与同行交流,借鉴他人长处。临近比赛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整体复盘,强化优势环节,补足薄弱之处,让学生以最佳状态站上赛场。

本次比赛为我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参赛同学搭建了自我展示和提高综合素养的平台,同时让师范生实现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应用的跨越,在专业能力、教育视野与职业发展等方面获得显著提升,师范生技能比赛不仅是学生个人成长的催化剂,更是学院教育成果与综合实力的集中展示平台。通过赛事的深度参与,师范生在多个维度实现能力跃升,同时也让学院的育人特色与专业优势得以充分彰显。学院教师在备赛过程中担任指导角色,其专业素养与指导能力直接影响学生表现。教师能够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学术研究成果,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教学设计建议、教学技能指导,这不仅体现了师资队伍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展示了学院以赛促教、教学相长的良性教育生态。

此次比赛取得的优异成绩既是总结,也是新的起点,是学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成果,也是学院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成果。在师范生技能比赛的舞台上,优异成绩的诞生不仅是学生个人能力的高光时刻,更是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现。这场胜利背后,学生与学院共同书写了专业成长与育人实践的双重答卷。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耕师范教育,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教育事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Copyright©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版权所有